昔日金融巨头倒下,48岁老板在英国意外去世,留下700亿债务
ailucy 2023年08月24日 星期四 下午 12:31
文:高乐
8月5日,上海电气公司总裁黄瓯去世,享年50岁。黄瓯的妻子告诉媒体,黄欧于8月5日上午跳楼自杀。与此同时,黄瓯的妻子也透露,黄瓯在7月30日曾割腕自杀,幸运的是被及时发现并获救。在过去两个月里,上海电气刚刚经历了一系列“暴击”。5月30日,该公司披露了83亿元的巨额财务大雷,并于7月5日被证监会调查。7月29日,董事长郑建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。
无论是黄瓯的离去,还是上海电气的财务大雷,亦或是十几家被卷入其中的上市公司:一个隐藏的融资贸易网络的浮出水面,规模超过900亿元,引爆15上市公司,造成了震惊A股的“连环雷”,而且还在持续。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,更多震惊A股的“连环雷”背后的细节也被挖掘出来,但许多真相仍旧扑朔迷离。
“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。”“自强不息”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,但在茫茫人海中,有几个人是真正能够实现自强不息的。金钱带来的欲望总是让人迷失自我。在这场诱惑人心的游戏中,有的人牢记初心,殊死抵抗;有的人则把自己困在茧里,越陷越深。那些逐渐沉溺于金钱欲望的人,给自己戴上了一层枷锁,把自己牢牢地束缚住了。如果及时从枷锁中挣脱出来,那便辉煌长存。
2019年,一名中国男子昏迷在伦敦的一处公寓。当人们发现他时,他满身酒味。当他被送往医院后,他已经死于器官衰竭。这个人就是并不是普通人,他是手握3000亿资产先锋集团的老板张振新。当他的死讯传回国的时候,公司被曝欠下了巨额外债,因此就有人怀疑张振新是为了躲避债务而死。但不管如何,这位商界大亨就此陨落了。
1971年,张振新出生在内蒙古,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。大学毕业后,张振新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。因为业务能力出众,张振新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公司的营业经理,之后更是进入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,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。事业上顺风顺水,张振新已经不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,他想自己创业。
2003年,32岁的张振新在大连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,这就是先锋集团的前身。张振新是幸运的,一年后,国家开始扶持小微企业,张振新的担保公司当然也在其中。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,再加上自己在金融领域多年的经验,公司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。此后,张振新也在努力开拓公司的其他业务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张振新将公司业务和互联网结合了起来。只要是赚钱的新兴产业,张振新都会去投资。公司也从最开始的担保业务扩展到了保险、互联网、投资、机器人等领域。通过几年的发展,先锋集团的市值达到了3000亿。
张振新不仅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,还有全局意识。先锋集团是当时国内金融牌照最全的私营公司。当时,张振新可以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,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发布到网上。比如,有的报道说张振新的会所中有价值不菲的古琴,还有媒体报道他的靓丽主管等等。这些都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在创业的路上张振新可以说是顺风顺水,但是这种好运却没有伴随他走到最后。2014年,张振新接触P2P,这次幸运女神再也没有眷顾他。对于一家成熟的公司来说,P2P平台赚钱并不难。如果对P2P业务不熟练,那么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简单来说,P2P就是自己搭建一个平台,一方面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,另一方面又拿着这些钱去投资一些企业赚钱。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,很多投资者对于平台所投资的项目是否赚钱并不清楚,因为很多非法平台在拿到钱之后就消失了,普通的投资者只能血本无归。
再加上同行的恶性竞争,很多企业在P2P平台都是亏损的,张振新也不例外。当他把大量资金都投入到P2P平台时,不但没有高回报,反而是赔了不少钱。最后,先锋集团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运转,负债700亿,还面临着退市。
张振新为了挽救公司,他取消了公司的新兴业务,专注于公司早期的区块链业务。但P2P平台还在消耗这先锋集团大量的资金,虽然区块链业务在赚钱,却无法弥补P2P平台带来的漏洞。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,也不能使得先锋集团走出危机。
至此,张振新只能看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一步步的垮塌,他被这场危机彻底的击垮了。张振新开始整日酗酒,逃避失败的现实,也不去想对策解决公司的危机了。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金融大佬再也不见了,2019年,48岁的张振新在英国意外去世。在生意场上,收益越大风险越大。在生意上一直运气不错的张振新却在P2P平台上栽了大跟头,然而这个“跟头”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不凡智库
